3月18日,是“全国爱肝日”。春季属肝当令之时,肝脏是人体重要生命器官,肝是人体里“沉默的英雄”,不仅负责帮我们解毒排毒,还参与着新陈代谢、血液储存与调节等多项重要功能。但是肝脏也是极其脆弱的,可能喝一杯酒、熬一次夜、生一次气,就被深深伤到了。让我们共同来了解哪些行为易伤肝,哪些方法能护肝。

常见伤肝行为有哪些,如何调节
一、情绪压力
应按时入睡,保证睡眠时间,熬夜可导致免疫力下降,高质量睡眠是降火清火的良药。且不宜缺少午睡,午睡一般休息30分钟即可,即使睡不着,也要闭目养神,以利于保养阳气。
*中医认为肝主情志,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养肝。当情绪不畅时,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、听音乐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舒缓情绪,使肝气舒畅。保持心态平和。
二、熬夜劳累
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会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,肝脏的代谢、解毒和防御能力下降,导致毒素积累、脂肪代谢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,增加脂肪肝、肝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*中医认为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的黄金时间,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内保证充足的睡眠,可以保证肝脏有足够的血液濡养,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。尽量避免熬夜。
三、滥用药物
一些药物如抗生素、抗结核药、部分降脂药等,具有肝毒性,不合理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,导致药物性肝损伤。
*合理用药,日常还可用一些中药泡茶饮用,如枸杞、菊花、玫瑰花等。枸杞滋补肝肾,菊花清肝明目,玫瑰花疏肝解郁,长期饮用有一定疏肝养肝效果。如果不适症状较明显,如有情志抑郁,胸胁、经常叹息,女子乳房胀痛、月经失调等肝郁气滞表现时,可中药调理需在中医医师指导下应用。
四、缺乏运动
长期缺乏运动,身体能量消耗减少,脂肪易在体内堆积,脂肪性肝病的风险,还会使血液循环减缓,影响肝脏的血液灌注和代谢。
*适宜的运动项目可使身体气血通畅,促进肝脏的气血循环。一般每周运动3-5次,每次30-60分钟,以身体不感觉疲乏为宜。可以选择如八段锦、瑜伽等运动,其动作缓慢、柔和,能调节呼吸和意念,可以疏肝理气,和畅气血,舒缓压力,对肝脏健康大有益处。
养肝穴位有哪些
按揉太冲穴

太冲穴在脚背上,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。用大拇指按揉,每次3-5分钟,有酸胀感最佳,能平肝息风、疏肝理气。
推搓两肋

双手紧贴肋骨,从腋下开始,沿着肋骨方向,由上往下轻轻推搓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,每次2-3分钟,可疏肝理气。
按摩膻中穴

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,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揉,力度以稍有酸胀感为宜,每次按揉3-5分钟,能宽胸理气,让肝气更顺畅。
让我们抓住春季这个养肝的好时机,从饮食、穴位按摩、作息等方面入手,好好呵护我们的肝脏,为您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